1960年股票10倍杠杆,74岁的朱德元帅踏上了回到故乡的路——四川省仪陇,这一别,已是整整52年。作为新中国开国元帅里的领头人,当双脚再次踩上故土的那一刻,朱老总忍不住红了眼眶,落下泪来。在每个人心里,故乡都是刻在生命里的印记,哪怕走得再远、过得再久,那份牵挂也从不会淡。
刚见到侄子,朱老总就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朱代历,他紧紧攥着侄子的手,声音里满是感慨:“大哥啊,你走得太早了。”这话一出口,童年那些苦日子里的片段,就像放电影似的,一幕幕在他脑海里浮现。在朱家,大哥朱代历是嫡长子,打小就知道自己得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。那时候的朱老总还是个爱闹的孩子,可不管弟弟多调皮,朱代历从不会厉声指责,反而处处护着他。朱老总6岁那年被送进私塾读书,从那以后,每天放学,大哥都会准时来接他。
有一回赶上天下大雨,先生还在课堂上讲课,朱代历没等雨停,就冒着雨站在私塾门口等。等朱老总下课跑出来,大哥赶紧把斗笠扣在他头上,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,活像个落汤鸡。回到家,母亲嗔怪他怎么不多带一顶斗笠,朱代历只是哈哈一笑,没说一句抱怨的话。后来朱老总转到药铺垭私塾上学,从家到学校得走一条穿过密林的小路,林子里常有野兽出没,朱代历每次接送都格外小心,常常把弟弟背在背上走。这份疼惜,朱老总记了一辈子。可好日子没过多久,地主突然要涨租子,朱家实在扛不住,只能分家搬家。朱老总还被过继给了伯父,他拉着大哥的衣角,哭着说:“我要跟你一起走。”朱代历摸了摸他的头,轻声安慰:“听话,我和爹娘会常去看你,你也别忘了去陈家湾找我们。”
到了伯父家所在的大湾,朱老总又被送进席家匾私塾读书。就算分开住,朱代历还是常来看他,每次都会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,偷偷塞几个煮好的鸡蛋,还一遍遍地叮嘱:“好好读书,将来肯定有出息。”在后来的求学路上,朱代历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弟弟,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过去当学费。朱老总后来在《母亲的回忆》里特意写过:“是兄弟们省着钱供我读书,没有他们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而这其中,大哥朱代历的付出,是最让他难忘的。
等朱老总从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毕业,回到仪陇县高等小学当体育老师,可只待了一年,他就辞了职,加入川军当兵——从这时候起,他开启了自己传奇的军旅人生。在川军没待多久,朱老总就考上了云南陆军讲武堂,之后加入滇军,又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,一步步从普通士兵熬成了旅长。朱代历听说弟弟成了旅长,又激动又骄傲,带着几个亲戚赶到泸州参军,后来被安排到军需处工作。在军需处的日子里,朱代历做事特别认真,从没出过半点差错,部队里的官兵都对他评价很高。那时候,朱老总还把亲生父母一家接到泸州同住,一家人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。可一年后,朱老总接到命令要回师云南,朱代历特别想跟着弟弟一起去,可朱老总婉拒了他,说希望大哥能回乡照顾父母。朱代历心里虽然失落,但也懂弟弟的孝心,最后还是带着家人回了仪陇,替弟弟尽赡养父母的责任。回到故乡后,朱代历一家住在柏林嘴。那时候村里的乡亲大多过得苦,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。朱代历家也不富裕,可只要看到有人揭不开锅,他就把自己省下来的粮食拿出去接济——多的时候给五升,少的时候给三升,从不计较。1927年到1928年间,许家断了粮,朱代历每次都给他们四升米,就是靠着这份帮助,许家才熬过了最难的日子。
有一年下大雨,村里唯一的木桥被洪水冲垮了。大水退了之后,乡亲们看着断桥只能叹气,朱代历却没等别人开口,赶紧雇人采石,还动员大家一起动手修桥。等桥重新修好,看着乡亲们来来往往通行,朱代历脸上露出了实打实的笑容。后来他又发现,乡亲们取水的坡路一到下雨天就特别滑,很容易摔跤。于是他带着儿子一起凿石阶,把坡路改成了石梯。从那以后,不管晴天雨天,乡亲们取水都安全多了,大家提起朱代历,没有不感激的。1932年,红四军进军川北的消息传到仪陇,朱代历听了特别振奋。其实几年前他收到过朱老总的信,才知道弟弟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南昌起义,那时候他就想过要去南昌投奔弟弟。可转念一想,自己答应过弟弟要照顾好家乡和父母,于是决定留在仪陇,给乡亲们宣传革命思想。经他这么一讲,村里所有人都盼着革命的春风能早点吹到这里。五年后,红四方面军打下了仪陇。没多久,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的师团科长到了大风场,组织群众、宣传红军政策,让乡亲们明白红军是为老百姓办事的队伍。很快,当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,朱代历被选为苏维埃主席。当上主席后,朱代历干劲更足了:带着乡亲们分田地、推翻地主的压迫,还耐心给大家讲红军的政策,帮着澄清反动派编造的谣言;他还凭着自己之前在部队的经验,训练村里的游击队员,教他们怎么保护自己、保护家乡。可谁也没想到,当年十月,有不明身份的人冒充红军去筹集粮食,朱代历一看不对劲,立刻带人阻止,却被人反咬一口,诬陷他“抗拒红军征粮”。乡亲们都知道朱代历的为人,赶紧凑了70多个银元,让他儿子拿去救人,可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——朱代历被绑走后,很快就被冤杀了。
直到1957年,仪陇县才为朱代历平反昭雪,追认他为革命烈士。如今一晃五十多年过去,朱老总站在故乡的土地上,把对大哥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,在心里一遍遍呼唤:“大哥,要是你还在,能亲眼看看现在的好日子,那该多好啊!”这次回乡,是朱老总解放后唯一一次回到仪陇。临走的时候,乡亲们特意拿来当地的土特产想让他带上,可朱老总婉拒了,只留下了两双草鞋——这双草鞋里,藏着他对故乡最朴素、也最深厚的牵挂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